关注世纪视觉
手机官网入口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文化智慧。今天,我们将带您穿越时空,探寻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的故事,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才华。了解历史,传承文化。
《余音绕梁》
出自《列子》。
古代有一个善于歌唱的女子韩娥,她曾经去齐国,半路上没了粮食,就在雍门卖唱乞食,人离去后,歌声依然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。
“余音绕梁”,指声音回旋不散,后用来赞扬歌声之美妙动听,使人难忘。
《高山流水》
出自《列子》。
春秋时俞伯牙善于弹琴,只有钟子期能理解他的音乐。
俞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称赞说:“善哉,娥峨兮若泰山。”俞伯牙一会儿又志在流水,钟子期感叹说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。”
后来钟子期去世,俞伯牙痛失知音,废琴终身不弹。后人就用“高山流水”来比喻知音难遇,也指乐曲绝妙。
《龙凤呈祥》
出自《列仙传》。
春秋时,秦穆公筑凤楼,让女儿弄玉居住,楼前筑有高台,名叫凤台。弄玉和萧史因为音乐而相识相爱,婚后一天晚上,二人在月下吹箫,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,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。
于是,萧史乘赤龙,弄玉乘紫凤,成仙而去。
后世家喻户晓的典故“乘龙快婿”也是出自这个故事。
《鸥鹭忘机》
出自《列子》。
有个渔夫喜欢水鸟,每次出海时,常常有上百只的水鸟飞来和他一同玩耍。当有一天,他想捉几只回去时,水鸟只是在他的头顶盘旋飞舞,却并不落下来。
人能忘机,鸟即不疑;机心一动,鸟即远离。劝人莫生机心。
后来用“鸥鹭忘机”来比喻淡泊隐居,不以世事为怀。
《窈窕淑女》
出自《诗经》。
“窈窕”是女子的外形美,“淑女”是女子的心灵美。
天生丽质的自然美,贤淑纯洁的人性美,两者和谐统一,是先民对女性美的认知,“窈窕淑女”也就成为了中国古典时代女性美的典范。
《庄周梦蝶》
出自《庄子》。
战国时,庄周有一次在梦中变成了蝴蝶,飞来飞去,觉得很快乐,醒来后还是庄周,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究竟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,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呢?
后世就用“庄周梦蝶”来比喻人生如梦幻,飘忽而过。
《倾国倾城》
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复倾国,佳人难再得。”
武帝无限神往,李延年趁机献上了自己绝色的妹子,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。
后世用“倾国倾城”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。
《刘阮遇仙》
出自《幽明录》。
东汉明帝时,剡县人刘晨、阮肇到天台山采药,迷路后遇到两个仙女,共同生活了半年。后来二人想家,下山后没想到人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,再上山寻找仙女,却见不到原路的任何痕迹了。
人仙恋的故事既浪漫又苍凉,短暂拥有,终究失去。
《壶中天地》
出自《云笈七鉴》。
东汉末,云台山道观主持张申的身上有一把酒壶,只要他念动咒语,壶中便会展现出日月星辰、崇山峻岭、花草树木、亭台楼阁等各种奇景。
到了晚上,张申把宝壶放在地上,念了咒语后,便钻进壶里睡觉,尽情享受里面的神仙世界。人们称他为“壶公”。
后来用“壶中天地”来形容道家所说的仙境,或者比喻超凡脱俗的境界。
《秉烛夜游》
出自曹丕《与吴质书》。
原文是“古人思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”,是曹丕化用了《古诗十九首》中“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年忧,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”的句子。
后人用“秉烛夜游”来比喻及时行乐。
《七步成诗》
出自《世说新语》。
三国时杰出的诗人曹植,自幼富于才华。同母兄曹丕称帝后,猜忌、迫害他。有一次曹丕命令他在七步内作诗,不成则进行惩罚,曹植立刻吟出一首诗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
曹丕听后深为惭愧。后世用“七步成诗”来称赞一个人文思敏捷。
《无弦琴》
出自《昭明太子集》。
无弦琴是没有上弦的琴,无法弹奏的琴。东晋陶渊明不懂音乐,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,每逢饮酒高兴时,便抚弄一番。
朋友不理解,问他原因,陶渊明说:“但得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!”
《凌波微步》
出自《洛神赋》。
曹植在《洛神赋》中这样描写洛神:“体迅飞鸟,飘忽若神。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。”意思是洛神踏水而行,水面好像留下了纤小的足迹。
后世用“凌波微步”来形容女子的步履轻盈柔美。
《东床快婿》
出自《世说新语》。
东晋时,太尉郗鉴要为女儿择婿,就到丞相王导家里去找,对很多正襟危坐的王家子弟看不上眼,偏偏选中了露着肚皮,躺在东床上的王羲之。
《林下之风》
出自《世说新语》。
原意是指谢道韫作为一个女子而有竹林名士的气度,后世就用“林下之风”来形容有才干,有才华,有诗韵,有风度,巾帼不让须眉,然而又具有女性之柔美的奇女子。
《坐拥百城》
出自《魏书·李谧传》。
南北朝时,后魏的李谧,平生无意于仕途,以读书、游览山水为乐,将家中财产都花在购买书籍上。
他有一句名言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?”意思是说,大丈夫只要拥有书籍万卷,何必一定还要做南面而坐、管辖百城的长官。
后来用“坐拥百城”来比喻一个人藏书多、爱读书。
《破镜重圆》
出自《本事诗·情感》。
南朝末年,天下大乱,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约定,把铜镜分为两半,一人各拿一半,五年后的元宵节作为重逢时的信物。后来,乐昌公主被俘,成为隋朝大臣越国公杨素的侍妾。
徐德言怀念妻子,长途跋涉,上京寻访。元宵节他如约拿着半面铜镜上街去卖,发现一位老仆人也在叫卖半面铜镜。他上前拿过来看,与自己的半面铜镜正吻合。
于是徐德言写下了一首《破镜诗》:“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未归。无复嫦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”托老仆人带回去。乐昌公主见了徐德言的诗,一连几日不吃不喝,以泪洗面。杨素发现后,问明了原委,十分同情这对患难夫妻,便把乐昌公主还给了他,并设宴祝贺他们夫妻“破镜重圆”。
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,后来就用“破镜重圆”来比喻夫妻重新团聚。
《雪中芭蕉》
如彦远《画评》言:“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,如画花往往以桃、杏、芙蓉、莲花同画一景。”
唐代诗人王维也是画家,有一次在皑皑白雪里画了一株翠绿的芭蕉。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,而芭蕉则是南国热带的植物。
中国水墨画的最高境界是写意。王维笔下的“雪中芭蕉”,突破了地理与时空的樊篱,是他独抒性灵与借物寄意的奇想妙得。
《踏雪寻梅》
出自《夜航船》。
唐代诗人孟浩然情怀旷达,为了觅得诗意,经常骑驴灞桥,踏雪寻梅,曾经说:“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。”
《人面桃花》
出自《本事诗》。
唐代诗人崔护,在一年清明节出外游玩,感到口渴,就到一村户门口,敲门要水喝,一少女开门给他水,并倚着桃树看他。二人对视良久,崔护离去。
第二年清明,崔护又去少女家,没见到人,就在门上题诗一首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!”
后世就用“人面桃花”来比喻短暂邂逅,无缘而错过的情愫。
《青梅竹马》
出自《李太白集》。
李白有《长干行》一诗,其中有句子: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千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
诗句描写少男少女天真无邪,亲昵嬉戏的情景。后世就用“青梅竹马”,或者“两小无猜”来比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,彼此相处融洽。
《白云苍狗》
出自《杜工部集》。
杜甫有《可叹》一诗,前四句是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须改变如苍狗。古往今来共一时,人生万事无不有。”
诗句用天上浮云的变化,比喻人生的荣枯沉浮。后世用“白云苍狗”来比喻世事变迁。
《环肥燕瘦》
汉成帝的妃子赵飞燕,“身轻若燕,能作掌中舞”。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,丰满雍容,唐朝女子“以胖为美”。
“环肥燕瘦”代表女子不同的形态美,也说明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。
《倒骑驴》
自《东游记》。
“八仙”中的张果老是“倒骑驴”的,有诗赞曰:“举世多少人,无如这老汉,不是倒骑驴,万事回头看。”
回头看看,会多些清醒,少些困惑。
《一字师》
出自《五代史补》。
晚唐诗僧齐己作《早梅》诗,前四句说:“万木冻欲折,孤根暧独回。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。”
诗成后,自觉还不满意,就求教于郑谷。郑谷将“数”改为“一”,齐己佩服不已,尊称郑谷为“一字师”。
《煮雪烹茶》
晚唐诗人喻凫有一句诗:“煮雪问茶味,当风看雁行。”
后来用“煮雪烹茶”来形容风雅。《红楼梦》里的妙玉,采花蕊上的雪,用来煮茶喝。
《汉书下酒》
出自《中吴纪闻》。
北宋苏舜钦十分爱好喝酒。他住在岳父家中,每天晚上总要饮一斗酒。他的岳父很奇怪,就去偷看,只见他在朗读《汉书》,读到高兴的时候,就喝一大杯。
后来就用“《汉书》下酒”来比喻文人的豪爽,或者用来形容一个人用心读书。
《梅妻鹤子》
出自《西湖游览志》。
北宋诗人林逋,终身不仕,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,一直保持独身,自称是以梅为妻、以鹤为子。后世以“梅妻鹤子”为隐者清心寡欲的象征。
《河东狮吼》
出自《容斋三笔》。
苏东坡的好友陈季常怕老婆,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调侃,“龙丘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忽闻河东师(狮)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”。
“河东狮吼”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。其实,怕老婆是好事,是因为爱才怕,越爱越怕,越怕越爱。
《一针投水》
出自《佛经》。
最初提婆是一个年轻博学的婆罗门,他慕名前去拜见龙树菩萨。龙树给他满满一碗水,意思是我的知识就像这碗水一样严密,没有空隙和破绽。提婆思索片刻,拿出一根针来,投入水中,意思是智慧可以穿透世间所有知识。 龙树大喜,当下把提婆收为弟子。
来源: 世纪视觉传媒 http://www.shijishijue.com